半岛综合体育官方网站据湖南省工信厅消息,中国陶瓷谷,2017年入列醴陵城市编制,借醴陵经开区城北片区近20年发展起来的产业优势,在15.6平方公里先导区,聚集“产、创、展、商、游”元素,构建陶瓷产业上下游配套全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集聚集群,引领全域加速形成我国首个现代陶瓷产业千亿集群。
中国陶瓷谷,重点开发醴陵五彩陶瓷特色产业小镇,先后建成世界陶瓷艺术城、中国陶瓷谷国际会展中心、釉下五彩城、创新创业园等20余个子项目,已成功举办5届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,吸引海内外参展商近3000家次,不断演绎“彩瓷之谷‘链’动世界”传奇。
如今,中国陶瓷谷与株醴新城、东富工业园跨域形成“一谷一城一园”发展格局,打造全国陶瓷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标杆。目前,醴陵有陶瓷企业757家,产品包括日用瓷、工业瓷、艺术瓷三大类5000余个品种,陶瓷产业集群年创产值约740亿元。
4月1日,记者乘坐沪昆高铁赴醴陵。走出醴陵东站,抬头被车站广场高大挺秀的“世界和瓶”镂空不锈钢雕塑吸引。
这是举世闻名的醴陵釉下五彩瓷代表作“扁豆双禽瓶”艺术再造,2017年9月落成,是当年中国(醴陵)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“形象大使”,意喻“瓷迎天下客”。
釉里春光,瓷彩飞扬。记者走进中国陶瓷谷,深切感受到106万瓷城儿女以“谷”兴业、以“谷”强城的决心和信心。
从沪昆高铁醴陵东站沿醴陵大道西行,经莲株高速北上,10分钟抵达瓷谷大道。
蓝天白云下,瓷谷大道横贯东西,成为中国陶瓷谷产业发展主轴。南北两厢汇聚陶瓷产业园、陶瓷文化创意园、创新创业园、电商产业园、陶瓷物流园等“谷中园”,以及“1915”国际陶瓷文化特色街区、瓷器口陶瓷文化主题风情街等“镇上街”。
极目远眺,11个巨大的“陶瓷”器皿高高耸立,造型各异、色彩绚丽半岛综合体育官方网站。当地人说,这是醴陵“网红地标”,分别为醴陵市陶瓷博物馆、图兰朵酒店等。它们巧妙地互相连接,组成中国陶瓷行业规模最大、极具观赏性和创新性的文化艺术建筑群。
瓷谷陶吧,数十名游客正神情专注地体验DIY制瓷。景区讲解员说,游客在这里可以让手中的泥巴变成各种造型,烧制完成后,工作人员可以将成品邮寄给游客。诸如此类的互动体验活动,每年吸引游客百余万人次。
信步瓷谷,瓷博会主题歌《我在醴陵等你》在耳畔响起:“我在醴陵等你!与你,再续那一段流传千年的传奇。”
眼前一张摄于100多年前的湖南瓷业学堂的老照片十分打眼。照片泛黄,背后藏着一段实业救国的感人故事。
醴陵从汉代开始制陶,元宋即产青白瓷,之后创烧釉下彩青花瓷。1905年,清廷官员熊希龄在醴陵举人文俊铎建议下,办学堂、设公司、建官窑,引进日本先进设备及陶瓷专家,开启“传承博采、中西合璧”制瓷之路。
1908年,湖南瓷业学堂成功烧造出“白如玉、明如镜、薄如纸、声如磬”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器。
1915年,醴陵釉下五彩瓷“扁豆双禽瓶”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,被誉为“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”,成为“国瓷瑰宝”。继江西景德镇后,醴陵成为中国第二个古瓷都。
新中国成立后,醴陵拥有“瓷城”盛名,醴陵窑成为中国的“红官窑”,不断开发出国礼瓷、奥运瓷、世博瓷等新国瓷。2008年,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今天,中国陶瓷谷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,获评首批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。站在熙熙攘攘的游览人群中,遥想先辈报国之志,近看瓷城繁荣之景,不禁感怀:兴瓷报国,任在我辈!
醴陵群力瓷厂是在湖南瓷业公司和湖南瓷业学校基础上,于1958年获国家批准成立。群力瓷厂生产的高端产品,代表着中国先进制瓷工艺水平。鼎盛时期,工厂里同时有上万名工人奋战在制瓷一线年前后,陶瓷行业整体低迷,群力瓷厂的经营状况开始下滑,2011年走到停产改制的关口。
2019年10月,醴陵群力瓷厂旧址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目前与湖南省陶瓷研究所一起受到“厂所合一”保护。
群力瓷厂的衰退,深深刺痛了醴陵人。2016年,醴陵审时度势,擘画“中国陶瓷谷·五彩新醴陵”产城融合发展蓝图。
一张宏图徐徐展开。在醴陵经开区西翼,醴陵投入200亿元,建成“产、创、展、商、游”于一体的大小项目数十个,构建国内独树一帜的陶瓷产业集中展示体验区。
从中国陶瓷谷向东,跨域建设渌江新城和东富工业园,整体构成经开区“一谷一城一园”画卷。
“一城”中最让醴陵人引以骄傲的,是湖南工业大学醴陵陶瓷学院。这是湖南首所陶瓷大学,与醴陵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、湖南陶瓷技师学院,传承瓷城“工业学”血脉,升级构建“产学研”高端平台,驱动创新发展。
“一园”是东富工业园正提速建设的“电力电瓷电器产业园”,与“一谷”形成互补优势,并有“一城”配套服务支撑,使醴陵经开区成为引领全市协同打造魅力瓷都的核心引擎。
凭借强大的核心引擎,醴陵东南一线国道展开连轴新画作。由东向南依次在浦口、王仙、东富、孙家湾、泗汾,并折向远在西南的嘉树、近在东北的沩山等镇,建设各类特色陶瓷工业小区,将陶瓷产业辐射板块与经开区核心板块有机融为一体,实现“产业集群、实体集聚、土地集约、技术集成”等要素聚集共享发展。
两大板块相互吸引,联动发力,推动醴陵陶瓷逐步形成集研发、生产、展示、销售、包装、物流乃至旅游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,产品畅销欧美、日韩、中东、南美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100多年前,醴陵产出釉下五彩瓷,成为“瓷都”。从“瓷都”到“瓷谷”,瓷城在觉醒,在崛起。
华联瓷业是目前湖南规模最大的陶瓷企业,拥有全球最多的彩釉颜色和日用瓷造型。在这家企业生产车间,记者被长长的流水线、灵活的机械臂、标准化的陶瓷坯件所震撼。
华联瓷业董事长许君奇等醴陵陶瓷企业家表示,要用现代瓷业振兴醴陵经济,实现“实业兴国”的陶瓷梦。
事实上,理想已经照进现实。以“链式思维”谋发展,醴陵聚焦新材料、新模式、新工艺、新市场,集产、创、展、商、游于一体,正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陶瓷制造名城。
目前,醴陵陶瓷企业达757家,其中规上企业272家,涌现出华鑫电瓷等国家及省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22家,产品包括日用瓷、工业瓷、艺术瓷三大类5000多个品种,全市陶瓷产业集群年创产值约740亿元。
醴陵投资30亿元,在醴陵经开区东富工业园建设电力电瓷电器产业园,还在浦口镇建设陶瓷新材料小镇等,倾力打造世界电瓷之都。电瓷产值已占醴陵陶瓷总产值30%以上,产量占全省98%、全国51%,出口居全国第一、占全球30%。
从“一谷独大”到“多地支撑”,醴陵陶瓷产业实现“区域联动”,获得“全域拓展”。继2017年成为全国出口电瓷示范区、出口日用瓷示范区之后,2021年,醴陵又成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,陶瓷产业产值及出口增速均达20%以上,陶瓷产业在全市GDP中占比达60%以上。
“中国陶瓷谷是醴陵‘全面融入长株潭一体化’的首要区域,更是加快迈进以‘千亿总值’‘千亿产业’‘千亿园区’为主要内涵的县域经济‘千亿时代’的关键一步。”醴陵市委书记王利波表示,醴陵将打造承东启西株醴新城,沿通往株洲市区的东城大道向西拓展,有效对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,推动规划、交通、产业、服务等深度融城,加快建设现代文明宜居新醴陵,实现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宏图绘就,新篇开启。醴陵始终将陶瓷产业作为优势产业,着力裂变、升级,谋求2023年突破1000亿元,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。
中国陶瓷谷是醴陵经开区“一谷一城一园”的首要组成部分,是中国五彩陶瓷小镇承载地,作为国家战略长株潭“一体化”核心区和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先行区,做好“聚焦、裂变、创新、升级、品牌”文章,朝着打造千亿陶瓷产业、“国家文化名片”之路迈进。
千年窑火,延绵不绝。近代醴陵瓷博采中外之长,创烧釉下五彩瓷半岛综合体育官方网站,被誉为“东方陶瓷艺术之高峰”,国风和时尚完美结合体,深受皇室贵族、各国领导人的喜爱半岛综合体育官方网站。“艺术陶瓷生活化,生活陶瓷艺术化”,是醴瓷历代大师工匠的逐新追求。这里集“产、创、展、商、游”于一体,每年出产各类陶瓷日用品50多亿件,高温釉下彩瓷、色釉炻瓷、新骨玉瓷等,“中国陶瓷之都”辉耀世界东方。
创新智谷,促转型升级。打造湖南陶瓷产业制造高地。在这里,拥有省级认定陶瓷新材料企业56家、4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、14个省级科创平台,专利1500余项,陶瓷新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电子、能源、交通、航空航天等领域。拥有国家、省级艺术大师179名,以及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“醴漂”青年创业者,多项陶瓷科研成果荣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。
产业兴谷,谋聚焦裂变。醴陵经开区聚焦强链补链,全力打造中国陶瓷谷。拥有陶瓷各类企业600余家,从业人员近20万人,形成集陶瓷材料、陶瓷制造、陶瓷机械、陶瓷颜料、物流配送等于一体的优势完整产业链。稳步推进陶瓷工艺高端化、陶瓷材料应用化、陶瓷生产智能化、陶瓷销售品牌化,推动企业裂变实施倍增计划,形成全国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。日用瓷、艺术瓷、电瓷、功能陶瓷、结构陶瓷等年产值达700亿元以上,出口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,出口份额稳定在全国40%以上,2023年总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。